北京糖代谢研究会
资讯中心
北京糖代谢研究会高彦彬会长:脉络学说对糖尿病肾病等血管并发症带来新希望
时间:2020-01-13 信息来源:北京糖代谢研究会秘书处摘编 点击:750次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领衔团队完成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1月10日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作为年度生命科学领域获得的唯一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奖,解读“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的系列科研成果和创新点也成为项目说明会的亮点。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北京糖代谢研究会会长高彦彬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感悟颇深。



 

记者:本获奖项目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哪些示范作用?

高彦彬会长:本研究“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中医传统理 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本获奖项目再次证明了三点:

1、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必须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脉络源于中医经脉理论,通过理论创新首次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推动创新药物研发,推动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中医药原创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产生重大原创成果,才能推动生命科学不断发展。本项目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整体、系统、动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首次揭示“孙络-微血管”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产生重大原创成果,推动生命科学不断发展。

3、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必须坚持服务人类健康,本项目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微血管病变相关重大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策略、新药物、新方案,提了临床疗效,充分展示出中医药防病重大疾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数千万患者受益,为建设健康中国,为人类健康做出积极贡献。



 

记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哪些危害?脉络学说对糖尿病肾病等血管并发症有何指导意义?

高彦彬会长:我国是糖尿病大国,目前我国约有1.14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着患者寿命及其生活质量,也是导致糖尿病医疗费用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的管理不应局限在实现理想的血糖控制上,更需要将管理的目标拓展至对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预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寿命。但是由于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发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因此尚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吴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系统构建了脉络学说,围绕微血管病这一国际难题,对心、脑、(糖)肾临床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中医脉络学说中的“孙络”和西医“微血管”具有密切相关性,“孙络——微血管”是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本项目首次揭示“孙络-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EC)损伤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和神经体液共同参与,脏器组织细胞结构功能损伤,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揭示通络改善微血管血流灌注是治疗心、脑、(糖)肾重大疾病的共性机制;改善血流灌注,保护组织细胞,改善脏器功能;揭示通络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是保护微血管EC,包括保护EC结构;保护EC紧密连接;改善内皮屏障功能;促进EC增殖、减少凋亡;调节EC关键分子及信号网络等。该研究还表明通络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肾脏微血管血流动力学而保护糖尿病肾病微血管内皮细胞保护EC;可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包括抑制内皮素、转化生长因子、外泌体分泌等);进而改善糖尿病肾病早期高滤过、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值、保护足细胞损伤;抑制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通络可保护微血管EC细胞、改善微血管血流灌注,进而保护组织细胞,改善脏器功能,不仅揭示通络治疗心、脑、(糖)肾重大疾病的共性机制,而且对基于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肾病等血管并发症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带来了新希望。(环球网/记者 刘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