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糖代谢研究会
达标越多,糖友心脏越好
时间:2019-09-05 信息来源:北京糖代谢研究会秘书处摘编 点击:574次

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王卫庆

与非糖友相比,糖尿病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高出3倍之多,而且,糖尿病人心血管病的发生时间比非糖友时间要早得多,还没到30岁就有可能得冠心病。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全球第八版糖尿病地图中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糖尿病死亡人数达84万,且一半以上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心脏病学子刊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等领衔开展的一项全国性、以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其结果表明,糖尿病病人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只要达到以下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中的至少5个,其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并不会高于正常人。这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即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简单七法则”,具体为:1.至少近1年不吸烟;2.体重指数(BMI)小于23;3.体力活动达到指南建议水平,即每周至少15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4.每天至少吃4.5杯(2斤左右)水果和蔬菜;5.不治疗状态下总胆固醇水平小于200毫克/分升; 6.不治疗状态下血压小于120/80毫米汞柱;7.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小于5.7%、6.5%。

研究者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前期者达到0~1个上述指标的,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增加34%;大于等于5个的人,风险降低43%。对于糖尿病人,当达到0~1个上述指标时,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1.05倍;而大于等于5个时,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不增加。每增加1个指标达标,糖尿病前期者心血管病风险降低18%,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风险降低1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卫庆指出,研究中7个指标设定比较严格,日常生活中,糖尿病人尽可能贴近指标,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为此,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几件事。

1.积极锻炼。经常运动锻炼,可以帮助食物正常消化,营养机体,保持理想体重,阻断糖尿病的诱发因素,预防、延缓糖尿病相关病情。运动方式应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强度应该参照年龄、体质、工作强度,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 以不疲劳为度。

2.讲究饮食。日常饮食要注意少盐、少油,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每顿饭都应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增加蔬菜尤其是深绿色叶菜在一餐中的配比,适当增加些鱼肉、鸡肉等动物蛋白。吃饭时,可先选择生食蔬菜,增加饱腹感、刺激胃肠蠕动。之后饭菜可同食,快吃饱时适当吃些肉主食可以加入红豆、绿豆、薏仁、燕麦等杂粮,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改善餐后血糖。

3.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或超重的患者减重可降低糖代谢、血脂、血压等多方面风险。一般可把3~6个月减轻5%~10%体重作为初期目标,达成后先保持一段时间,再考虑进一步减重。

4.积极管理健康指标。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血脂常合并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可能会加重糖尿病其他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有效降压、控制胆固醇水平,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及全部死亡风险。为此,糖尿病患者应在控糖的同时,养成定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的习惯,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就医。

5.戒烟。70%的血管动脉硬化性闭塞以及绝大部分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吸烟相关。烟叶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烟碱等物质,可使血管收缩,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同时吸烟还可加重血脂异常,使血液更黏稠,更易形成血栓。组织缺血、缺氧会影响伤口愈合,故吸烟糖友的糖尿病足发病率会比不吸烟的糖友高20倍。